由于疫情影响,大家渐渐喜欢在家料理,烘焙业者各出奇招抢攻宅经济,全联和吴宝春联名推出五款冠军面包,郭元益更卖起芝麻和花生抹酱,掀起烘焙业创新风潮!
今年以来餐饮业受疫情影响,业绩惨澹。经济部统计,2020年4月餐饮业营业额为新台币479亿元,较去年同期大减22.8%,创下史上最低纪录。作为餐饮业一分子的烘焙业,也不免受到疫情冲击,致使烘焙业者们纷纷反思转型与创新。
台湾的烘焙产业大致分为面包、甜点、蛋糕、汉饼等类型。台北市糕饼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周正观察,过往台湾烘焙业存在“只卖给观光客”及“节日才买”的问题,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定位产品,业者须确认自己欲开拓的市场,并将观光心理转化为日常心理,打造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想吃的产品,才能创造产品长期黏著度。
图/全联READ BREAD与吴宝春(麦方)店联名,希望让更多人能吃到冠军面包。全联提供
其中,全联2017年成立的自有品牌READ BREAD便是一例。今年5月甫推出生吐司,每天只做3000条,没想到竟热销、追加到5000条,如今日产量已破1万大关,短短70天,业绩超过2500万元。
“不只是婆妈买,排队购买的很多是年轻人,”全联总经理蔡笃昌透露。全联更趁势与世界冠军面包吴宝春师傅联名,选用台湾各地食材做成产品,就是想让面包变成日常。
图/面包师傅吴宝春(左)与全联福利中心总经理蔡笃昌(右),共同宣布独家联名商品开卖。全联提供
目前吴宝春麦方店旗下只有八个据点,反观全联超过1000间门市,可触及80%全台人口。双方借由合作,全联让吴宝春走进社区,让更多人能轻易吃到“冠军面包”。
南侨油脂及冷冻面团营运长戴淑文也点出,疫后消费者更重视便利性,看好“社区型烘焙店”和“烘焙外送”将异军突起。她解释,社区面包店可充分发挥在地角色,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产品。为抗衡此势,许多知名烘焙连锁店开始结合外送平台,希望让消费者在家就可以吃到现做面包。
掌握自我独特价值,延伸多元产品本身是Amo阿默典藏蛋糕董事长的周正训透露,疫情之下“宅经济”当道,大家出门次数减少、网购外送频率增加,让他开始研发“冷冻蛋糕”,要让蛋糕退冰后质地、口感、味道都和常温蛋糕一样,这项创新产品可望在年底前问世。
百年糕饼店郭元益副总经理郭建伟则注意到,现代人提起“下午茶”,较常联想到优雅的欧式茶点,意味著时下追求精致化、时尚化的生活体验。
两、三年前,郭元益便开始与设计师、艺人合作,包括詹朴、聂永贞、凤小岳等人联手操刀,设计小巧精美、造型特殊的糕饼,不仅提升传统糕点的质感,也获得消费者喜爱。
同时,郭建伟发现大众对吐司抹酱的接受度比其他产品来得高,因此郭元益8月要开卖芝麻和花生抹酱,正是由自家糕饼的自制原料延伸而来。“真的是想破头做的尝试,”郭建伟直言,如此跳出传统框架,希望打进消费者的生活圈,做出自我品牌特色。
颠覆传统手工 烘焙也能很科技不再囿于传统作法,融入科技应用的也是大有人在。
像是一之轩烘焙店,发展出AI影像辨识结帐系统,可精细辨别店内产品、加速结帐,除了在疫情期间能避免接触风险,更可协助烘焙店减少人力、提高营运效率。目前台湾这项技术不仅用于一之轩旗舰店,更推广到美国和日本。
而为了要卖吴宝春面包,全联得从原本手工少量制作,转为每日生产3000个面包,特别导入全台仅两台的被昵称为“魔术手”的高科技机械手臂,透过仿真人的手劲,降低人力成本、提高生产效能,成为全台首见。
吴宝春坦言,当初对于使用科技做面包非常不适应,经过长达一年的研发,加上稳定控制面包制程关键的温度和湿度,如今对联名产品深具信心,“魔术手做的面包也能美味好吃!”他肯定。
回到源头,产品力依然是关键,毕竟先抓住消费者的味蕾,才能让烘焙热潮持续发酵。
本文由:BOB·体育综合平台(中国) 提供
关键字: BOB·体育综合平台(中国)-登录入口